高中的時候讀孟子,第一句話實在太經典,至今我還記得相當清楚:「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媽呀!光這一句就讓我對他徹底倒彈,自己愛說話,還要說自己不得已!也太裝可憐了吧!!看看人家孔子,說話多言簡意賅?他就不能夠少講兩句,免得自己把自己搞得那麼不得已嗎?
十年後(如果我沒有算錯的話),我發現,我竟然跟這個不得已的孟子大人,根本就是同卵雙胞胎,阿!我真的很愛說話嗎?我也是不得已的阿!!!!!!!
我在家的時候,真的是話很多,身為家裡手握大權的大姐,爸媽對我全權信任,大事我有議事權,小事我有決定權,對妹妹還有教育權(權力當然跟責任一體兩面),身教不敢說,言教我保證是滔滔不絕,兩個妹妹絕對會同意,我是家裡最會說話的人,他們都是敢怒不敢言,表面上不和我爭辯,其實心裡都怨聲載道。
黑的說成白的,死的說成活的是有什麼好得意,重點是,你又沒多好,也沒做的比較厲害,憑什麼在那邊大小聲?也自我感覺太過良好!
以前我也是因為個人意見強烈,自以為是又不會修飾,常常講理講到人家無言,所以青少年時期大概真的沒什麼朋友,兩個妹妹也覺得跟我不是一國的,通常他們都自己玩去了,在學校被同學排擠,真的是所謂贏了道理,輸了感情。
但是,我有在改進,真的!
磨了這麼長的時間以來,總算是學會,真相或許只有一個(引用自柯南),但是看法絕對超過一千個。大千世界有太多不同的想法作法,世界也不是只有一種標準,一種道理,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工具,不是用來爭辯的武器,我不想傷人,所以我盡量圓融客氣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平常講話真的要注意,有時候別人理解的不是自己講的那個意思,真的就是有夠麻煩。所有很多時候,有些沒必要說的話,我不說。
真的,大多數時候我其實不是一個會為了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鑽牛角尖的人。
但是,誰能跟我說,面對自己在乎的人,自己愛的人,你不想被瞭解?
所以我在家裡,應該話還是很多,但是我再強調一次,我真的有改進自己的說話方式!
至少,我以為如此。
我承認,以前滔滔不絕是為了爭個是非,辯個黑白,但是現在,我想方設法,用盡我所有可以用的形容詞,其實只是想被瞭解,也想要去瞭解。 我需要被瞭解,也需要去瞭解。我認真的覺得,直接了當開誠布公是最有效率的溝通方式(當然直接了當不代表講話沒遮攔之類的無腦發言),所以為了被瞭解,我付出的努力就是,有需要直接說明白、有問題直接講出來、有誤解直接去解釋。
我以為,這樣最好,這樣我愛的人不會被我傷害,就會理解我,可是,為什麼無論我怎麼小心翼翼的講,努力的講,重複的講,聽起來還是在強辯?然後~我不能不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失望,不能不對語言的有限感到失望,不能不對自己的自作多情自以為是感到失望。
失望過後,我只能慶幸,慶幸我們無論悶氣或失望,都不會放棄理解對方,慶幸我們有一生的時間,去磨合,去理解彼此。
所以我還是會繼續說話,直接但是小心的說,說到我真的被理解,因為,我需要被我愛的人理解。即使,可能這又是我的自以為是。
唉~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阿孟子,你再怎麼無奈,終究是個亞聖。微言大義的境界,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也許再也做不到的春秋時代。